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未来或进一步加息
当地时间8月16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7月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委员继续认为通胀存在显著上行风险,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从会议纪要来看,对于抗通胀和控制加息对经济带来的风险,美联储更倾向于哪一边?9月会否成为“最后一加”?美联储后续的货币政策怎么走?来听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子荣的解读。
(相关资料图)
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更担忧通胀
杨子荣:最大化就业和稳定物价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在不同时期,这两大目标的优先级会有所调整。目前,美联储的首要目标仍然是抗通胀。这个判断有两大理由。第一个理由是,从7月议息会议纪要来看,大部分美联储官员在这次会议上支持继续加息,部分与会人员开始担心“过度加息”的风险。这表明大多数的美联储官员仍然更担忧通胀。第二个理由是,美国经济整体表现出了超预期韧性,失业率维持在低位,经济下行风险尚未成为美联储维持货币政策紧缩的现实威胁。
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更具不确定性
杨子荣:对于9月是否会成为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这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7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并未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提供充分的前瞻性指引。接下来美联储是否会进一步加息,取决于未来公布的经济数据及其对经济前景影响的评估。目前美联储最为关心的数据是核心通胀的下行速度,但其拒绝提供具体的标准,这意味着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更具有不确定性。
美联储本轮加息已接近尾声,但正在出现的一个新的情况是,美联储内部分歧会加大,这会对市场造成扰动。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美国经济表现出超预期韧性,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2023年二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上行至2.4%。根据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的预测,三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可能高达5.8%,美国经济表现出超预期韧性。然而,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以及银行信贷条件收紧的影响可能比预期的更大,这使得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甚至衰退的风险不能被排除。
第二,核心通胀具有较强粘性,通胀上行风险依然存在。尽管2023年7月,美国CPI同比增速下降至3.2%,但核心CPI同比增速仍然高达4.7%,远高于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对核心通胀形成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供给端改善速度放缓,未来整体通胀仍然存在上行风险。
第三,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效应,校准可能失当。研究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通常需要12-24个月的时间。美联储加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才开始显现,影响程度尚有待观察。在此期间,由于美国经济前景和通胀走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使得货币政策可能校准失当。
受访者预计美国经济或在2024年底前陷入衰退
会议纪要还显示,在7月份对主要交易商和市场参与者的调查中,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在2024年底前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很大。从7月零售销售额等数据来看,美国经济形势如何?能否实现“软着陆”?货币政策继续收紧,将在多大程度上带来流动性冲击?来听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的分析。
美国消费和投资增长强劲
陈凤英:美国经济复苏的强劲超出我们的预期。原来我们总感觉美国经济可能会在今年出现技术性衰退,因为其利率增长过快。但是到现在为止,(美联储)11次上调利率应该是历史上最快,因为毕竟只有一年左右时间,但我认为,美国经济很有可能“软着陆”。
我们能看到(美国)私人消费增长非常强劲。通货膨胀走高,但消费指数依然不错,尤其我们现在能看到,从同比情况来看,一季度(美国)私人消费同比增长1.8%,二季度同比增长2.3%。因此,我们能看到消费对美国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我们分析一下,美国私人投资依然不错,其统计数据中有一个“非住宅投资”,即生产性投资。我们现在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即建筑投资、设备投资和知识产权相关投资都在明显上升。
另外,政府投资在增加。7月份的美国通货膨胀比去年6月份还是出现明显下降,因为去年6月份美国(通胀率)高达9.1%,而今年7月份通胀率为3.2%。总体来看,美国服务业增长相对较高,生产和制造业(增长)相对较低,所以可以看到,美国能源价格下降对其影响还是较大。
另一方面,从二季度来看,个人投资已经在逐渐增加恢复。因此,可持续及“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从宏观分析,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失业率非常低,降至近50年来最低水平,而7月份失业率较6月份又出现下降,但还有几百万个岗位找不到工人,能看到“低失业率,高就业”的情况,美国的消费也得以持续,所以我们认为这几个指数支撑了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软着陆可能性增加
陈凤英:我们能从这次美联储的会议纪要中看到,通胀依然存在上升风险。这个风险要如何解决?我认为惠誉和标普下调美国评级可能已经去掉了一些风险,所以我一直感觉他们在“唱双簧”。美联储加息较为困难,因为这会影响到投融资成本。另外,美国高债务存在一个现实问题,即利息会再上升。因此,惠誉和标普(下调美国评级)的举措实际上是在降低股市的调整,所以股市这段时间一直在向下调整,而这实际上也降低了(美联储)9月份加息的压力。这样一种经济是我们过去没有看到的,所以我认为制造业回归,最关键的是美国的消费能力,支撑了美国经济软着陆。
美股三大股指下跌
纪要一经发布,美股三大股指短暂拉升后跌幅再度扩大,集体收跌。纳指领跌,跌1.15%,道指跌0.52%,标普500指数跌0.76%。进入8月以来,美股表现不佳,原因是什么?这是短暂现象,还是会持续调整?方德研究中心首席海外市场分析师傅英杰为我们带来他的分析。
三大因素致美股回调
傅英杰:美股进入8月份之后风云突变,从原来单边上涨的行情拐头往下进入到了回调行情,其中主要有三大因素。第一大因素与美债相关,直指美债的8月份风波。美国财政部发布了三季度的新债计划,这个计划大超市场预期,达到了将近上万亿美元的规模,由此对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另外,评级机构下调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和中小银行信用评级,短期会使国债收益率、企业债的收益率出现大幅飙升,紧接着债券价格下跌。这一波大概率破前高,继续往上走,这对于后市美股的成长股的利空因素是较大的。
第二个因素与美国的通胀有关系,近两个月美国的通胀已经进入到了美联储较为满意的水平。但是,美国的通胀在未来有一定反弹的隐忧,因为能源和粮食作为影响美国通胀的较大变量,在最近1~2个月上涨幅度非常猛。
第三个因素是历史性或者是季节性的规律。美股通常在每年的8、9月份迎来一个季节性的淡季。主要由于8、9月份进入到了夏季的休假期,美国的机构的交易员,或者是美联储的官员,都会选择在此时进行休假。市场参与者少了,流动性也因此减少,市场相对会更加清淡。所以这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8月份的这波下跌。
近期下跌并非美股此轮上涨的终结
傅英杰:我们预判这一波的回调大盘指数约跌5%~10%,波动率较大的一些科技股,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涨势良好的一些明星科技股一旦回调,高位可能会超过10%的幅度,所以大家把握好它回调的空间。
但是,我们明确的是这一波下跌仅仅定义为回调,而不是这一波上涨趋势的终结。下半年的三条主线,无论是加息进入尾声,通胀回到3%附近,以及企业端的EPS增速见底都在如期进行着。所以,目前大家不用太害怕这波回调,这可能会是今年下半年一次最好的上车机会。时间点上,预判8、9月份作为淡季,整体还是震荡偏弱的状态。进入到四季度,我们认为美股的机会更大一些。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