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海东6月29日电 题:青海“东大门”:昔日“黑色硅铁走廊”变“满目桃花”
作者 潘雨洁 张添福
从青海省会西宁市向东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沿着黄河支流湟水即将进入青海“东大门”海东市民和县时,山野连绵,林木遍绿,一片葱郁进入视线。
【资料图】
“如果你4月中旬来,正赶上桃花盛开,远看像粉色云霞,走近落英缤纷,那才叫美呢。”民和县林业和草原站站长朱军虎对记者说。
地处青海东部、黄河上游湟水谷地的民和县,地势平缓、气候适宜,是青海的“瓜果之乡”“最早见到春天的地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农户从临近的兰州市安宁区、红古区引进多个桃树品种,开始栽培经济林,在集中连片种植的马场垣乡,一度达到“万亩桃园”规模。
“这条路一直连到从前的桃园。”朱军虎介绍,同时,由于沿线蕴藏矿石资源,这里也曾是国内较大的金属硅镁生产基地:“当年的民和镁厂,是青海的创汇大户、纳税大户。”他说。
图为工人们为桃林除草。 薛蒂 摄朱军虎从小生活在民和县,“我们上学时常走这条路,空气中难闻、刺鼻的气味有时在县城里都闻得到。”他回忆。“不光有高污染的工业厂房,十多年前兰新高铁修建时,我们脚下的这片地曾作为堆积废弃渣土的坑。”
而如今,这些都不复存在。2000年以后,随着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的改革,粗放式发展的工厂企业被关停。近年来,当地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
2018年,民和县实施湟水河流域重点区域综合整治绿化工程,累计拆除原民和镁厂废旧厂房47万平方米,湟水河沿岸项目绿化总面积达1474亩。曾经的高烟囱、渣土坑,被乔灌木搭配、不同色块的花卉和草坪组成的开阔绿意所取代。
“绿化区域中栽种的大面积桃林目前还处在养护期,林业技术人员进行嫁接、改造后,桃林才能有更大的经济价值。”朱军虎说,预计今年将移交给乡政府由村集体经济统一管护经营,未来带动更多民众栽植桃树,让“生态林”变“经济林”。
今年是青海海东撤县建市十周年。十年来,海东全市累计完成国土绿化752.2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3年的32%提高到2022年的36%;全市237家“散乱污”企业和67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完成整治,实施多项黄河和湟水河重点支流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质量切实改善。(完)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